18k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18k书包 > 大时代的梦 > 番外篇 吴淑娴

番外篇 吴淑娴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店里的老板娘是朝鲜族女人,厨艺精湛、热情好客。她见淑娴经常来吃面,每一次都会在淑娴的碗里添上多一些的份量。她告诉淑娴,他们朝鲜族人每年正月初四中午,或过生日时都要吃冷面,据民间传说,这一天吃了细长的冷面,就会长命百岁,命大福大,故冷面又名“长寿面”。

学校附近还有一种好吃的食物叫烤冷面,淑娴刚开始总把烤冷面和冷面混淆,后来才知道烤冷面的原料和冷面是不一样的,只是名字比较相近。每天傍晚的时候,学校门口两侧的马路边上,有很多大叔大妈围着厚厚的围巾在烤冷面,金黄色的冷面皮被烤得焦焦的,不时发出诱人的“滋啦”声,配上铁板周围徐徐上升的烟雾,让人特别有食欲。淑娴尤记得高中时她钟爱的街边零食是杂粮饼,而大学门口是卖烤冷面,大约每个时期都有专属的美食记忆。

淑娴觉得自己在大学里都养胖了,本来她从小都是干瘦干瘦,属于很难长肉的那种,就算是高三熬夜读书的那段时间,她每天晚上都吃一个特香包补充体力,那是她最胖的一年,体重也只飙到98斤。而现在她诧异的发现,自己的体重已经是101斤了,这太可怕了!大概是因为在学校里几乎天天吃面食,而且她们宿舍里有时候还会隔三差五的包饺子。这一切当然都是瞒着检查宿舍的老师偷偷进行的。因为学校老师担心学生们使用高功率导致失火,经常在吃饭的时间到宿舍敲门突击检查,校门口的门卫还不让学生们带菜回宿舍煮,见一个逮一个。被抓的就会被记名字,而宿舍里只要有一个同学被记了名字,其他人都会同时取消评奖学金的资格。

对这项规定,好学生们都望而生畏,淑娴和舍长都是有志于拿奖学金的,平时特别努力的积累综合测评分数,毕竟奖学金的额度不低,能得到的话可以和朋友们去外面潇洒一下了。可是在宿舍包饺子的事,偏偏又是舍长提出来的,因为她觉得学校食堂面条做的不错,就是饺子做的难吃,而且价格不低,学校附近又没有让人满意的饺子馆。而大部分舍友们心里也有此意,于是她一倡议,在宿舍里响应者无数,这个约定就这样顺利的通过了。

为了保证不被老师抓到,包饺子的时候她们都静悄悄的,装作宿舍没人,老师来敲门的时候不开门也不出声,就算是想咳嗽也得拼命忍着。不得不承认,顶风作案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,舍友们和面、擀皮的速度练得相当熟练,快得像变魔术一样。宿舍里除了淑娴以外都是北方人,从小在家里都有包饺子,大家怕被老师发现,更是用最快速度了。淑娴不好意思拉低宿舍的平均速度,很自觉的包揽下了煮饺子和洗碗的“家务活”。

她们最常包的是白菜粉丝饺。北方的大白菜好吃死了,又甘甜又便宜,淑娴恨不得餐餐都吃白菜,而白菜和粉丝作馅包水饺又别有令一番风味。宋范成大《四时田园杂兴》诗之五五有云:“拨雪挑来踏地菘,味如蜜藕更肥醲。”白菜古时候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,叫作“菘”。古人造字,在松的顶上,加个草字头,成为会意的菘字,形象地预示着白菜具有松树的品性。

学校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农场,淑娴最爱吃那里的西红柿,一有经过那儿就买一大袋子当水果吃,用嘴一咬汁水就“噼哩”出来,酸酸甜甜的沙瓢西红柿,比超市里卖的不知道好吃多少倍。农场边上的那块地,是一大片草莓园。每年的早春二月,地里红彤彤的草莓都成熟了,淑娴呼朋唤友,一同去田野里踏青。浅蓝色的天空上挂着几团棉花糖似的云朵,让人忍不住想摘下来含在嘴里。万绿丛中几点红,草莓羞答答的躲在叶子底下,点缀着带有太阳气息的露水,令人垂涎欲滴。草莓园的主人是一个很大方的伯伯,他笑眯眯的邀请从四面八方过来观光的客人们吃草莓,在地里现摘现吃的不用付钱,带走的论斤卖。淑娴一行个个都把肚子撑得饱饱的,买回去的一袋袋草莓把手勒得生疼,回学校就分给了没去草莓园玩的同学。

对于淑娴而言,大学里快乐的记忆太多了,最难忘的是看雪。记得大一上学期初初下雪的那天黄昏,窗外的世界犹如盖着鹅毛毡子一般,淑娴穿一件单薄的吊带背心兴奋的躺在床上跟妈妈挂电话,“我们这边暖气好舒服呀,第一次觉得冬天这么热。”舍友们一边卷着裤管吃雪糕,一边用善意的目光嘲笑她。用舍长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孩的话来说,淑娴“太没见过世面了”,在北方要好好熏陶一下才成!衣服晾在阳台上都结冰了,挂着一长串冰花。淑娴好奇地伸出舌头去舔,没想到把舌头给粘住了。

毕业离开学校的那天,马路上烫的可以烤饼,淑娴的心里却像结冰一样凉透了。她一个人低声不语,在如蒸笼一般的街道上踉跄的走着,昏昏沉沉的在朝鲜族冷面馆停下来,默默的如往常一般点了一碗面。店里的老板娘见她神色不对,就问她怎么了。淑娴一下子把眼睛哭得通红,把老板娘给吓到了,慌乱地在旁边递纸巾,好言好语地安慰她。淑娴后来想起来时,眼眶依旧会湿润着。也许离别就是为了保存相聚时的美好记忆。淑娴和舍友们约好五年聚会一次,直到现在她每五年都会横跨大半个中国,去赴她们当初的约定。

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,淑娴一个人在自己任教的大学校园里散步。有熟识的学生迎面走来问候她:“吴老师,您最近在忙什么?”淑娴想了想回答:“忙生活。”淑娴发觉年纪愈大生活愈接地气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